您的位置:详细页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动态

留学行前培训会开启 车伟民首次界定“低龄化”标准

来源: 时间:2014年06月19日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  【环球留学综合报道 记者 郭娓娓】5月30日,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、西安交通大学协办的“2014年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”在西安交通大学宪梓堂召开,西安市10余所大学的近600名出国留学人员参加了会议。在本届留学人员行前培训会上,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车伟民副主任接受了环球留学记者的专访,并首次就留学“低龄化”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。
 
  有媒体报道称,在教育国际化潮流与全球化背景下,出国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寻常,而且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小。更多的人开始从高中甚至是初中就选择奔赴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新加坡等国进行学习。留学“低龄化”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新特点。
 
  然而,怎样界定“低龄化”这个概念?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标准。在这次“2014年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”上,车伟民副主任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。他说:“关于留学“低龄化”问题,我觉得是一个相对概念。这是因为“低龄化”是相对于5年前或者10年前出国人员的年龄看,现在是比原来要低一些。但是低龄化绝对不是一个小留学生的问题,低龄化是有限度的。”那么如何界定这个限度?车主任认为18岁以上的人员出国不应该算作“低龄化”,16岁以下的孩子出国才能算作“低龄化”,即小留学生。“目前,我们出国留学人员的主体仍然是18岁以上的人员,我个人不认为这就是低龄化问题,这是正常化现象。因为18岁以上的人就是成年人了,到国外留学很正常。对他们来讲,在国内读大学也是18岁。如果说许多16岁以下的学生到国外去读初中、读小学,这恐怕就是‘低龄化问题’,是小留学生越来越多的问题。”车伟民副主任进一步解释说。
 
  但是,中国的小留学生真得是越来越多吗?它能够达到一定规模,从而为留学“低龄化”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吗?车伟民副主任的答案是否定的。他表示,中国的小留学生出国人数其实并不多,可能连1万人都不到。“他们在全国出国人员中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,而且也是一些特殊的人群才会考虑低龄出国。比如,父母移民到国外了,孩子可能会跟着去。还有一些是因为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到国外工作了。如果父母没有去,16岁以下的小孩就送到国外去留学的也有一小部分,但只局限在少数国家,比如新加坡、新西兰、澳洲等。所以,从目前来讲,小留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主流问题,留学“低龄化”也不是说低的没有边际,规模大到一定程度,这都是有限度的。”车主任说。
 
  此外,暑假将至,各类游学活动纷至沓来。在界定了留学“低龄化”的概念后,针对低龄学生如何选择夏季的短期游学项目,车伟民副主任也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。他说:“首先,学生家长在选择这种类似夏令营的短期活动上一定要谨慎,要看这些夏令营活动的内容是什么。最好是挑选一些很好的、适合孩子的游学项目,不能盲目地随便找个旅行社就出去了。第二,家长一定要辨别清楚组织这个夏令营的机构资质和安全性问题。国家在组织夏令营方面的活动上也是有严格规定的。而学校要参与这些活动,就一定要负起责任来,时刻关注和保障孩子们的安全问题。”